网购香烟,禁令之下谁在“顶风作案”?
近日,关于“网上可以买烟吗”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一边是明确的法律禁令,一边却是暗流涌动的网络交易,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国家三令五申之下,是谁在“争先恐后”地试图突破这道防线?又是谁,在为这些违规行为提供着土壤?
事实上,早在多年以前,国家就已明令禁止网上销售香烟。这一禁令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规范市场秩序,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总有人试图钻空子。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主流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相关商品,但一些小型电商平台、微商,甚至社交媒体群组,却成为了香烟交易的“灰色地带”。他们往往以“代购”、“海外免税”等名义作为幌子,吸引消费者。
“我之前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卖烟,说是正品免税烟,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不少。”化名李女士的消费者告诉记者。她曾尝试购买过几次,虽然价格确实有优势,但商品的真伪却难以辨别。“有一次买到的烟,抽起来味道不对,后来才知道是假烟。”
这些网络售烟者,往往行踪隐秘,交易方式也十分狡猾。他们通常会采用“暗语”、“缩写”等方式来规避监管,例如用“条子”、“烟条”来代替“香烟”。交易方式也多为私下转账或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很难维权。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网络售烟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这些假烟不仅质量低劣,而且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那么,为什么在禁令之下,网上售烟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呢?
首先,巨大的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网络售烟可以省去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费用,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其次,监管难度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网络交易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等特点,监管部门很难全面追踪和打击。此外,一些消费者贪图便宜、心存侥幸,也为网络售烟提供了市场。
对于这种“顶风作案”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化名王律师认为,首先,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售烟行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监管,及时清理违规信息,封禁违规账号。同时,也要加强对支付平台的监管,切断非法资金链。
其次,要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有网络售烟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此外,电商平台也应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加强对平台商家的审核,杜绝网络售烟行为。
网络售烟,看似方便快捷,实则暗藏风险。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只有通过政府、平台、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彻底铲除这一“灰色地带”,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消费环境。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拿出更有力的措施,让“网上可以买烟吗”的疑问,不再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来源: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