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马家坝村烟叶基地,烟农李碧云轻轻将摇控器上的手柄往里一按,1分钟不到,无人机将100斤烟叶从田间飞送到隔河的公路上。
图为烟农利用无人机运送烟叶
45岁的李碧云种植烤烟有近20年,每年种植烤烟70亩左右。烟土平整、烟叶移栽、烟叶收割用工量大,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又多,李碧云年年都为找熟练工人发愁。
“剐烟得抢季节,如果遇上雨天没剐,烤烟就会长黑点卖不出好价钱,严重的还会全部死掉。”李碧云说。
龙口夺烟,李碧云试着按斤计算剐烟人员工资,但有的剐烟人员只剐近处的烟,远处的烟嫌路程远要挑往往不剐。等李碧云发现,下部烟和中部烟因错过时间全部变枯,损失很大。按天请人,又存在工人效率低下的现象,一天剐不了多少烟。
“李大姐,宜昌、万州等地果农用无人机运柑桔下山。你喜欢创新,也可以买一架无人机试试。”7月1日,烤烟进入收割季,望着绿油油的烟叶,大河烟草站负责人彭鹏建议道。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第二天,李碧云开车前往恩施,选购一架载重100千克的无人机。
7月8日,请来2名剐烟工,李碧云带着无人机开始剐烟。3天时间,70亩烟全部收了回来。
李碧云算了下账,70亩烟如果全部用人工收回来,工资近5000元,加上剐烟损失,早超过了买无人机的钱。
鼓励农户购买无人机是来凤县烟草专卖局化解烟叶用工荒的举措之一。
在绿水镇香沟村,一列小火车将收割好的雪茄烟从烟田直接送到晾房。
2024年,三峡卷烟厂与来凤县在香沟建成320亩雪茄烟种植示范基地。
为化解用工荒,来凤县烟草专卖局在基地铺设小铁轨,装起小火车。
烟叶移栽季,小火车把肥料从库房送到田间。收割季,小火车又把烟叶从田间送到晾晒房。小火车每天节约用工50余人。
图为烟农利用铁轨小火车运输刚采收的烟叶
起垄关系到烟床排水,费力又费时。
54岁的大河镇栏马山村烟农吴汉周从16岁开始种烟。每年起垄都累得浑身酸痛,有时都不愿起床。
今年,他在旧司镇流转荒地80亩种植烤烟。
“老吴,起垄机起垄又快又好,你种了那么多烟,也去买一台吧。”4月开始平整烟土,烟叶技术员代文考说。
吴汉周听从建议,花8000元买回一台起垄机。80亩烟田两天时间就起垄完,不仅节约78个人工,还比人工起得直、起得匀。
自己起垄完毕,帮助其他烟农起垄,价格每亩150元,吴汉周赚回3台起垄机的钱。
图为烟技员在指导烟农吴汉周利用起垄机起垄
截至目前,来凤烟叶种植大户均实现机械化耕种、机械化或无人机运送生产资料或烟叶,用工荒大大得到缓解。